【中國耐火材料網】
近年來,我國耐火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全國耐火原材料年產量從2000年1000多萬噸,到現6000多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但行業還存礦山無序生產,資源利用率低,產業集度不高,環境污染等問題,嚴重制約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政策發力尚不足
近來,耐火材料行業遭遇產能過剩危機,情況不甚樂觀。由國耐火材料協會對52家生產企業調研顯示,2012年銷售收入同比降低4.29%,利潤同比降低21.4%。到今年一季度,盈利狀況同樣不樂觀。業內人士分析稱,出現這種局面主要歸因于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鋼鐵、建材以及有色金屬等下游行業持續低迷,需求不足。受此影響,耐火材料行業內部競爭加劇,導致部產品價格下降,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為改變行業現狀,3月11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若干意見》,進一步提高對耐火材料產業重要性加強耐火材料行業管理緊迫性認識,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強做優耐火材料特色產業。而國耐火材料協會常務副會長徐殿利也表示,工信部已委托耐材協負責起草《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條件》,從規劃布局、工藝裝備、生產規模、產品質量、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方面提高準入門檻。
相關政策出臺將有利于耐火材料行業落后產能退出,改善行業無序發展現狀,一部分技術領先、產業鏈完整龍頭上市公司將受益。但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矛盾短期難以消除,還需各方面共同努力度過難關。
2、技術創新關鍵
社會發展牽引產業升級,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技術創新關鍵。據悉,耐火材料主要應用冶金與建材兩大行業,其鋼鐵冶金消耗超過60%。20世紀初,耐火材料向高純、高致密超高溫制品方向發展,同時發展了完全不需燒成、能耗小不定形耐火材料高耐火纖維。上世紀50年代以來,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等迅速發展,要求使用耐高溫、抗腐蝕、耐熱震、耐沖刷等具有綜合優良性能特種耐火材料。應用領域高速發展對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影響著它未來發展趨勢,按圖索驥不長久之策,創新才硬道理。
例如,將納米科技應用耐火材料領域,不僅大大推動了我國納米技術、納米材料進步與發展,為耐火材料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也為開發更長壽、更節能、無污染功能化新型綠色耐火材料帶來了發展空間。有業內人士稱,未來耐火材料發展將以重點開發優質高效環保新產品為方向。
與其臨淵羨魚,不若退而結網。我國耐火材料要趕超國外,就要根據原料資源特點,因材制宜,發揮優勢,全面提高產品質量產業集度。還要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品種、質量、數量上滿足高溫工業需要,瞄準前沿科技,通過改進生產工藝設備,來改變“高耗低效”局面,加速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走環保節能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