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9月20日晚間,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同時發布公告稱,將由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武鋼股份。
此前,國務院發布了主要針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46號文件——《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
寶鋼和武鋼兩大鋼鐵集團重組,開啟了中國鋼鐵行業通過重組方式去產能的大幕。在A股市場上,湘股華菱鋼鐵則通過置出鋼鐵資產詮釋了另一種去產能方式。
方式一:重組
寶鋼吸收合并武鋼
此次武鋼集團和寶鋼集團兩大鋼企重組,初步的交易方案是將由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武鋼股份。這與一年多前的南北車合并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公告稱,寶鋼股份為合并方暨存續方,武鋼股份為被合并方暨非存續方,預計不會導致寶鋼股份最終控制權發生變更,也不會構成借殼上市。
實際上,在寶鋼與武鋼公布重組初案之前,雙方都是動作頻頻,通過無償劃轉的方式,將股份劃給其他國有控股集團。
今年6月21日,武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武鋼集團將所持有的5億股武鋼股份,無償劃轉給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目前已實施完成,中遠集團持有總股本的4.95%。
而在一個多月前,寶鋼股份曾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寶鋼集團通過無償劃轉的方式將寶鋼股份8億股A股股份劃轉給中石油集團,占寶鋼股份總股本的4.86%。該項轉讓已于9月18日獲得國資委的批準。
這一系列動作或許就是為寶鋼吸收合并武鋼做準備,而在寶鋼吸收合并武鋼的同時,另外兩個鋼鐵集團也被媒體爆出將迎來重組。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稱,9月1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透露,下一個國家推動的兼并重組對象將是鞍鋼和本鋼,馬上就會研究,到年底可能就會對外公布。
不過,鞍鋼股份隨后澄清了上述消息,并表示,經過向公司的控股股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方面進行核實,公司對該報道所提及的可能合并事項并不知情。
另據報道,實際上,早在2005年,鞍鋼和本鋼就已經聯合重組成立了鞍本集團,但多年來兩家公司除了掛牌和共享統計數據等最初成果外,實質性重組基本停滯,人事調整和資產整合更是沒有觸及。
方式二:置換
華菱置出鋼鐵資產
通過鋼鐵集團之間的兼并重組,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鋼鐵行業去產能化,這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方式。不過,也有不少地方性的中型鋼鐵集團,嘗試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實現去產能。
今年7月17日晚,華菱鋼鐵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置出鋼鐵資產及負債,注入金融及節能資產。預案完成重組后,上市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財富證券100%股權、湘潭節能100%股權、華菱節能100%股權、湖南信托96%股權和吉祥人壽29.19%股權。
重組完成后,公司將置出原有鋼鐵主業相關資產,并注入優質金融資產與發電資產。如此一來,華菱鋼鐵將搖身一變成主業為“金融+發電”的上市公司。實際上,擬通過“鋼鐵換金融”的方式實現轉型的鋼鐵集團并不少。
今年6月3日,重慶鋼鐵發布停牌公告,計劃從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收購非上市金融類等資產,并同時出售公司鋼鐵相關資產。
此外,早在今年1月30日,*ST韶鋼的公告稱,將出售公司全部鋼鐵業務,同時收購寶鋼集團下屬的金融業務資產。不過,這一重組大戲最終落空了,理由是,因為涉及諸多監管審批以及大規模稅務成本等原因,令這一重組方案中途流產。
另外,在去年2月,還有一例重組失敗案例,那就是中鋼集團旗下中鋼國際、中鋼天源的重組。最終在今年7月份宣布,中鋼天源撤回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文件。
觀點
鋼鐵業過剩趨勢未改
自3月以來,月粗鋼產量實現了連續5個月增長。粗鋼產量的釋放速度出乎市場預料,8月中旬,粗鋼日均產量再次逼近230萬噸/天的歷史高位。而從月度粗鋼表觀消費量來看,整體需求處于下降態勢。
此外,數據顯示,8月受鋼鐵價格上升的影響,全國粗鋼產量為6857萬噸,同比增長3%。8月鋼材日均產量為315.8萬噸,同比增長3%,比7月增長2%。不出大的意外,可能前三季度粗鋼產量會維持正增長。全年鋼鐵產量也會同比增加,這與去產能的整體目標相違背。
8月31日,服役56年的2號高爐宣布正式拆除。這是中國政府推出去產能戰略以來中國鋼鐵行業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爐。
在中國去產能的同時,近期,美方也連續對中國輸美不銹鋼、冷軋板、耐腐蝕板和碳合金鋼定尺板等鋼鐵產品裁出高稅,而且不只是中國的鋼鐵,日本、韓國、印度也紛紛遭殃。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9月12日認定自日本和韓國等7個國家進口的鋼板構成傾銷行為,決定對其征收反傾銷稅。
如此一來,中國鋼鐵去產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