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紅利
眾所周知,自貿試驗區建設在促使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投資自由、提升貿易便利、金融創新以及改善民生領域等方面將起到以開放促改革的巨大推動作用。
有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3年,累計新設企業3.5萬家,其中新設外資企業超過5500家,新設外資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接近內資企業的2倍。
“我們對市場進行過調研,河南自貿試驗區今年注冊企業有望超過1萬家。”焦錦淼說。
據焦錦淼介紹,在自貿試驗區內,一方面要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另一方面還要管好該管的事。同時,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是僅限定企業“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單方式進行列示,體現了“放權”的改革思路。
當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浦東基隆路連續多日排長隊注冊公司,很多人早上6點多就在辦事大廳外等候。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后,也有望出現這一盛況。據記者了解,目前河南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各項功能均已到位,準備迎接可能出現的市場主體涌入高峰。
除了制度上的紅利,在自貿試驗區建設過程中,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標,河南自貿試驗區還將在制造業和服務業多個領域擴大開放,整個自貿試驗區將擁有巨大的投資空間。此外,金融領域的創新也將貫穿整個自貿試驗區建設過程,境內外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將從中獲益。
在民生領域,購買進口商品會“相當便宜”、打“洋工”很方便、老百姓有望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外高端醫療服務等。
隨著自貿試驗區獲批,河南承擔的國家戰略呈現“井噴”態勢。前有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原城市群,加上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河南的發展空間將會不斷拓展,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程將會加速,在促進中部崛起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國家全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