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我國薄板坯連鑄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后,各項技術指標不斷提高, 高附加值產品份額逐漸增加。漏鋼預報系統的應用使得漏鋼率大幅度降低, 國內正常生產的薄板坯連鑄機漏鋼率平均為0.3%左右,如包鋼的雙流薄板坯連鑄機,正常工作拉速4.2~4.5 m/min,在產能接近300 萬t/a 的情況下,2009 年全年漏鋼率為0.04%;邯鋼、唐鋼達到了0.18%;濟鋼的ASP 中薄板連鑄機,在拉速1.8~2.8 m/min 的情況下,從2009 年到2010 年上半年漏鋼率為0。但應該指出的是,漏鋼率的降低與連鑄的拉坯速度有很大關系, 目前國際上薄板坯連鑄的最高拉速已經接近8 m/min,國內薄板坯連鑄機的拉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國內一些鋼廠和機構在提高連鑄機穩定運行方面已經開展了自主研發工作,例如浸入式水口結構、保護渣成分的開發設計等。武漢科技大學提出使用十字出口形浸入式水口、唐鋼采用平頭浸入式水口、珠鋼設計四孔水口代替原來的二孔水口,通過優化浸入式水口出鋼孔端面的形狀和結晶器內的浸入深度,改善了結晶器流場。本鋼、邯鋼、唐鋼、漣鋼等開發出適合自身生產要求的結晶器保護渣,可替代進口,使用效果良好。
近年來我國新建或改造的薄板坯連鑄機裝備了先進的連鑄技術,目標是進一步拓展品種、改善鑄坯質量、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線的產能和生產效率。例如我國武鋼新建的CSP 連鑄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是:① 連鑄機冶金長度10 305 mm,拉速3~6 m/min;② 采用電磁制動技術確保結晶器液面波動在±2 mm 范圍內;③ 二次冷卻采用高壓噴冷,冷卻更加均勻。武鋼薄板坯連鑄機產品定位在汽車結構鋼、管線鋼、無取向硅鋼、取向硅鋼等高附加值產品。唐鋼2012 年對FTSC 生產線進行了改造,根據不同鋼種優化結晶器的結構設計,并增大二次冷卻強度,設置合理的動態壓下模式,產品質量明顯改善,特別是表面縱裂得到控制,而且擴大了品種范圍。(摘編自《鞍鋼技術》2016,3,作者馮士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