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鄭州市2019年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專項工作方案討論會在市環保局會議室召開,各縣市區工信環保等主管部門、清華大學等有關專家、各行業主要企業代表及行業協會約12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市工信局報告交流了有關工作,市環保局介紹了2019年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專項工作方案,到會專家及到會代表圍繞治理工作方案,介紹了情況,發表了意見。關于耐材方面的內容和有關調查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實施環保深度治理,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結構調整、綜合治理堅定不移,耐材企業要積極響應,認真研究生產工序上治什么?怎么治?
工信部2018年12月29日公布產業發展與轉移目錄中,特別指出,河南要做強耐火材料產業。鄭州為優先承接發展的耐火材料產業的城市之一。為此,要堅定信心,堅持發展和治理并重。
如何既要堅持發展又要做好環保的深度治理,需要行業、政府、企業共同探討。據新密耐材協會黃耀鋒介紹,新密先行示范的18家耐材企業,選擇的環保治理公司和使用治理工藝技術各有不同,由此產生的結果:部分企業,在基準氧9%的情況下很難達到顆粒物10mg/立方米、二氧化硫50 mg/立方米、氮氧化物100 mg/立方米,僅有個別企業雖然勉強可以達到該指標,但日常運行費用高達8000-10000元/天,經濟難以支撐,同時還存在選擇使用淘汰落后的煙氣治理工藝,有二次污染,后期治理負擔沉重。如除塵方面:采用的干法脫硫配備布袋除塵,顆粒物很難達到10 mg/立方米,更不用說保持長期持續穩定;脫硫方面:干法、濕法都成熟,干法脫硫前期投資較大,后期運行需要使用小蘇打,其目前價格在2000元/噸以上,運行費用高,隨著環保整治該材料價格還會飛漲,企業難以承受;脫硝方面:使用以臭氧、次氯酸鈉、高錳酸鉀等氧化法脫硝技術,后患無窮等。
鼓勵耐材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形成龍頭;制定省級耐材排放標準,其指標要接地氣,講實際;深度治理要堅持一廠一策,樹立標桿示范,推廣最佳技術,建立引導機制,淘汰落后企業;管理要跟上,分類實施,鼓勵領跑者,制定達到先進排放標準享受的政策,靠政策淘汰落后;分行業專家團隊治理,行業的意見要集中,做好減排;耐材生產工藝決定了基準氧含量9%的標準不適宜,應為18%。
建議參考:
建議企業在治理前,要多方論證,選擇合適治理技術確保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避免走彎路;濕法脫硫,投資低、運行費用低,產生的廢棄物(石灰膏)二次利用處置比較方便;在脫硝的前端,使用低氮氧預混燃燒等技術方案,減少氮氧化物產生,減輕末端治理壓力。末端煙氣治理使用還原法,選擇催化還原(SCR)或 (SNCR)脫硝等技術方案。
建議政府在制定排放標準和實施各政策措施前,征求有關環保專家、耐材專家、主體企業和行業意見,然后決策實施,以從根本上治理,使企業既符合環保要求,又能使行業健康發展;建議參照山東省、遼寧省現執行耐火材料18%的基準氧含量,并分燒結溫度制定排放標準。(河南耐協)【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