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世界鋼鐵協會近日發布了最新版的2020年和2021年短期鋼鐵需求預測結果。盡管本次預測結果仍然表明2020年需求將出現下降,但是降幅遠小于此前的預期。
世界鋼鐵協會預測,2020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萎縮-2.4%, 下降至17.251億噸。2021年,全球鋼鐵需求量預計將恢復至17.951億噸,同比增長4.1%。由于中國的強勁復蘇,今年全球鋼鐵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將有所減少。封鎖措施結束后,世界其他國家的鋼鐵需求量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測。盡管如此,2020年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鋼鐵需求量仍將出現深度萎縮,直到2021年才將部分恢復。
本次預測認為,盡管全球多個國家目前出現疫情反彈,但并不會再度采取全國性的封鎖措施。相反地,通過有選擇地、有目的性地采取一些防疫措施,將能夠遏制第二波疫情。
世界鋼鐵協會市場研究委員會主席Al Remeithi對本次預測結果發表評論時表示:"今年4月,全球鋼鐵行業已經從鋼鐵需求量的最低點中恢復,自5月中旬以來一直呈現復蘇態勢。盡管如此,世界各國在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國內產業結構以及經濟扶持措施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全球鋼鐵需求的恢復速度并不均衡。中國表現出令人驚訝的反彈韌性,促使2020年全球鋼鐵需求增長預期大幅上調。在世界其他國家,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我們將看到鋼鐵需求量急劇萎縮。對于發展中經濟體而言,這場危機極具挑戰,面對疫情失控、商品價格低迷以及出口和旅游業的下跌,這些國家顧此失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快了部分全球性大趨勢的發展速度,這些大趨勢一直在逐漸轉變我們的鋼鐵及下游行業,它們造成的長期影響遠遠超過短期影響。"
預測背景
自從大部分經濟體在5月中旬重啟經濟活動以來,積壓需求的釋放帶來經濟活動的強勢反彈,形成"V"型復蘇過程。不過,目前為止,這一點尚不足以抵消各國封鎖期間帶來的經濟下跌。許多用鋼行業仍然低于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
由于第二波疫情的出現、社交隔離措施的延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信心的不足,再加上人們對需求恢復時間點的擔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經濟恢復仍顯脆弱。
不過,從積極的一面來看,由于第一波疫情帶來的經驗教訓,現在衛生系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各國都在尋求遏制病毒與保持經濟之間的微妙平衡。另外,在即將到來的流感季,北半球國家尚不確定新冠肺炎疫情將會如何發展,這一點可能對2021年鋼鐵需求預測產生重大影響。風險的天平向著不利方向傾斜。我們還不能排除"W"型經濟復蘇的可能性,而且2021年也不太可能出現全面復蘇。
1中國
中國經濟從2月底開始出現強勁復蘇,并且復蘇趨勢穩步發展,盡管中國GDP在第一季度降低-6.8%,但從2020年全年來看,仍將出現正增長。
1月至8月期間,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4.6%,基礎設施投資恢復至去年水平。8月份,機械設備行業和汽車行業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0.9%和7.6%。因此,1月至8月期間,機械設備行業的產出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1.2%),不過汽車行業產出仍然比2019年低9%。隨著零售業在8月迎頭趕上,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全面恢復至正常水平。
2020年,由于政府推出的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刺激措施和房地產市場的強勢表現,預計中國的鋼鐵需求量將增長8.0%。2021年,主要由于以下兩個因素,預計鋼鐵需求量將表現平緩。首先,2021年的鋼鐵需求量將繼續由2020年啟動的新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項目提供支撐。其次,如果經濟出現全面復蘇跡象,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有可能出現反轉,建筑行業有所降溫。鑒于2021年全球經濟的疲軟預期,中國制造業的反彈將很有限。
2發達經濟體
在發達經濟體,2019年年底制造業剛剛從衰退中恢復,馬上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雖然經濟重啟后,制造業出現強力反彈,并且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但今年全年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高達兩位數的萎縮。
在美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封鎖措施過后的經濟恢復過程表現強勁。制造業回落的持續時間和烈度均低于預期。盡管如此,美國仍然在遏制病毒傳播上捉襟見肘,未來幾個月的復蘇動力會逐漸下降。2021年的預期不太樂觀,建筑業和汽車生產都將受到抑制。
在歐洲,由于強有力的社會保障計劃和財政刺激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得以緩和。歐盟封鎖過后的經濟復蘇力度超出預期,盡管如此,由于主要用鋼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的深度萎縮, 2020年歐洲經濟將出現兩位數的萎縮,意大利和西班牙將尤為明顯。
在日本和韓國,盡管兩國對新冠病毒的防控相對成功,并且采取的病毒遏制措施相對寬松,但是2020年兩國的鋼鐵需求仍將出現大幅萎縮,同時由于出口下跌和信心不足,明年的恢復程度也將有限。
發達經濟體的鋼鐵需求總量預計2020年將下跌14.9%,但2021年將增長7.9%。對于發達經濟體的鋼鐵需求量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影響要低于全球性金融危機,不過同時要注意,在疫情大流行初期,鋼鐵需求量還沒有恢復到2008/09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3發展中經濟體(不含中國)
整體來看,在吸收疫情沖擊影響上,新興經濟體能力不足,并且由于經濟結構的差異和所采取的遏制措施強度的不同,疫情給新興經濟體造成的影響也不一致。疫情造成的影響包括國內需求的快速下跌、出口和商品價格的崩潰以及旅游業的暴跌,目前還無法看到馬上恢復的跡象。對于主要的新興經濟體,預計2020年鋼鐵需求量將出現兩位數字的下跌。
由于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印度和巴西遭遇的損失最大。印度實施了全球最為嚴格的封鎖措施,預計該國的鋼鐵需求量將出現幾十年來最大跌幅。不過,在農村消費和政府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撐下,2021年會出現相對較快的復蘇過程。
在拉丁美洲,由于結構性問題以及危機管理不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長期性嚴重影響。隨之而來的改革中斷和社會不穩,預示該地區在2021年將緩慢恢復。
在東盟,部分國家由于管理得當,因此所需的封鎖措施相對并不十分嚴格。盡管如此,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國卻受到嚴重影響。由于成功地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越南的鋼鐵需求量將出現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