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非金屬礦行業各相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有關工作部署,切實履行好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責任,全面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促進行業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向全行業發出如下倡議。
一、凝聚共識,提高站位,切實推進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彰顯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責任。這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肩負著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資源安全供給重任的非金屬礦行業要凝聚共識,勇于擔當,切實履行好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的歷史使命與行業責任。
二、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擔當提前實現"碳達峰"歷史使命。
全行業要充分發揮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優勢和礦物材料的功能優勢。一要當好"碳減排"的"減壓閥",大力開發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為鋼鐵、石化、水泥、玻璃、陶瓷、耐材等基礎材料行業節能減排助力;二要敢為"碳達峰"的"加速器",促進非金屬礦行業在建材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三要善做"碳中和"的生力軍,積極創建綠色礦山、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為促進行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三、爭取政策,完善機制,營造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發展環境。
要積極爭取非礦行業享受綠色低碳發展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和礦山綠化、生態保護修復等"生態碳匯"支持。要努力構建政府領導、市場導向、企業主體、學研金服共襄的運行機制,通力合作營造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發展環境,為非礦行業自身及助力相關行業"碳減排",率先實現"碳達峰",推進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四、標準引領,構建體系,推進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發展。
作為資源型產業,要加快礦產資源"三率"指標和綠色礦山、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等綠色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在標準引領下,通過建立綠色礦山、綠色工廠,生產綠色產品,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與設備,實現清潔化生產,強化資源循環利用與綜合利用,全方位降低碳排放強度,推進行業綠色發展。
五、科技創新,協同攻關,拓展碳減排、碳中和技術路徑。
要加大科技創新,協同聯合攻關,重點研發新能源材料、廢氣污染治理材料、石墨烯、3D打印等綠色礦物功能材料;大力開發新型冶煉助熔材料、水泥等窯爐廢氣凈化材料。拓展碳減排、碳中和技術路徑,為實現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發揮非金屬礦產業及材料的支撐作用。
六、加強自律,增強自覺,推動非金屬礦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積極推進智能礦山、數字工廠、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機器人、5G通信等新技術在非礦行業的應用,提高礦山開采、生產加工、運輸倉儲等重要環節的綠色技術水平。
鼓勵企業建立能源使用管理體系,利用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加強能耗的控制和監管。推動開展節能診斷,加強定額計量,挖掘節能空間,進一步提高能效水平。要將與碳減排密切相關的能耗、環境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等作為約束性指標列入非金屬礦行業發展目標,加快淘汰技術落后、耗能高、環保不達標、綜合利用效能低的設備和工藝。全行業要加強自律、增強自覺,推動非金屬礦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非金屬礦行業全體同仁,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擔當,為實現我國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出智慧和力量!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