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2021年4月2日, "2035我國基礎材料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路線圖研究"項目評議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對項目結題材料開展了專家評議。會議由干勇院士主持,項目負責人翁宇慶院士,綠色制造課題負責人聶祚仁院士,智能制造課題負責人錢鋒院士團隊成員鐘偉民教授進行了匯報。中國工程院一局樊新巖副局長,黃伯云院士,屠海令院士,曹湘洪院士,王海舟院士,彭壽院士,中國科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副主席趙沛教授,浙江大學李伯耿教授,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叢力群副總經理,學會聯合體六個成員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紡織學會、中國造紙學會)有關人員以及各子課題負責人、主研人員等50余名專家參會。
會上,翁宇慶院士對"2035我國基礎材料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路線圖研究"項目進行了總體匯報,項目總體圍繞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紡織、輕工六大行業,分析了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方面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共提出了六大行業的綠色制造技術類別371項,智能制造技術類別204項。項目報告將對六個行業的技術提升、產業發展起到推廣宣傳作用,指導行業、企業的規劃制定和實施。隨后,聶祚仁院士和鐘偉民教授分別對綠色制造課題和智能制造課題進行了詳細匯報,匯報內容涵蓋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課題目標和內容、方案與進展、課題主要成果以及發展建議。各位院士、專家在聽取了項目匯報情況后,對課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在碳中和、碳達峰、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對項目結題材料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最后,干勇院士指出,2035我國基礎材料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路線圖研究,是工程院繼"新材料強國2035戰略研究"課題后的又一重點項目,具有前瞻性和深遠指導意義。報告中提出的六大行業三個技術類型覆蓋了量大面廣的基礎制造業,對我國的制造強國和雙碳政策都有重要影響,不僅能為行業提供指導,還能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來源:中國金屬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