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泰科技)成立于2001年12月,是經原國家經貿委批準,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其他5家法人單位,采用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8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2066),成為A股市場首家以耐火材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2010年成為國家火炬中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年被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聯合授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企業"稱號。

瑞泰科技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為高溫窯爐工業提供配套耐火材料以及耐火材料合理配置、質量監控、施工指導等個性化服務,公司的綜合實力、產品質量及服務水平均居行業領先地位。依托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兩大平臺的領導與支持,秉承"誠信贏得市場,科技創造未來"的經營理念,瑞泰科技通過聯合重組和資本運營、整合耐火材料行業內優秀企業,已發展成為擁有12家成員企業,涵蓋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在內的混合所有制產業平臺。
秉持"精品智造+精心服務",推進"三化轉型"落地見效
近年來,瑞泰科技秉持"精品智造+精心服務"理念,耐火材料主營業務不斷延伸,已覆蓋鋼鐵、水泥、玻璃、有色、電力、石化、垃圾焚燒等高溫行業,公司的產品質量、創新能力、服務水平、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生產規模和綜合實力多年來位居國內耐火材料行業前列。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48.19億元,利潤總額1.78億元,與2021年(收入45.38億元,利潤總額1.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6.21%和17.49%,連續多年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
瑞泰科技總經理陳海山表示,近幾年,在面對下游行業普遍不景氣和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情況下,瑞泰科技實現了逆勢發展,得益于公司始終堅持對"智造"和服務的精益求精,得益于公司內部管理的不斷加強,得益于"三化轉型"的落地初見成效。
"三化轉型"中的"三化"指的是產品高端化--即擁有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制造智能化--即涵蓋了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設以及管控手段提升的數字化轉型,發展綠色化--即綠色制造體系的打造、建設綠色工廠、研發綠色產品、推廣綠色節能技術等。"這三者在提升公司硬實力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陳海山說道。
瑞泰科技始終高度重視智能制造與企業綠色發展,堅持"三化轉型",創建綠色工廠,創新合作模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公司現有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省級綠色工廠1家;瑞泰馬鋼與騰訊云合作,成功入選安徽省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其"透明工廠"入選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2020工業互聯網垂直行業應用案例";瑞泰馬鋼和鄭州瑞泰入選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湘鋼瑞泰碳磚二線智能化設備實現集中管控,為建設智能工廠打好基礎;瑞泰馬鋼、鄭州瑞泰和河南瑞泰分別獲評省級"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等。

創建綠色智能工廠,樹立行業發展標桿
"瑞泰馬鋼與騰訊云合作的‘透明工廠'就充分展現了瑞泰科技智能制造的成果。"陳海山介紹道,"透明工廠"就是將工業能源場景的實時數字孿生、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在一起,完全以3D建模、可視化的模式搭建出的一個與真實工廠生產流程同步運行、"一比一"還原的"虛擬工廠"。
在瑞泰馬鋼高溫耐火材料工廠的一塊數字孿生大屏上,真實還原著工廠5條生產線、上百臺設備的生產情況,將生產制造、訂單跟蹤、流程管理等多個系統無縫連接起來。在這個"透明工廠"里,利用數字孿生、動態3D大數據可視化、AI數據應用分析等新技術,工廠在生產效率上可以提高12%,故障率降低25%,產品品質提升10%,單位產值能耗也從90kg標準煤/萬元減少到35kg標準煤/萬元。
"從原料進廠到產品使用完畢,瑞泰馬鋼工廠做到了所有信息不落地,全部被原原本本地采集,真正做到了全流程管控與精細化管理。不但帶來了生產能耗的降低,也有效實現了節能減排,更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陳海山說道。
通過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瑞泰科技智能制造技術不斷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收獲了一系列的贊譽與肯定:2021年,瑞泰馬鋼與鄭州瑞泰的"質量精準追溯"場景均獲得工信部授予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稱號;瑞泰馬鋼被評為馬鞍山市"節能環保型高溫材料數字化車間"、安徽省智能工廠;鄭州瑞泰先后獲得"河南省智能工廠"、河南省第一批"5G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新模式示范項目"等榮譽稱號;湘鋼瑞泰獲評"湘潭市智能制造示范車間"。這些榮譽是對瑞泰科技智造的充分肯定與鼓勵,激勵著瑞泰科技在推行耐火材料綠色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綠色工廠'是衡量一個企業綠色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陳海山介紹道,瑞泰科技下屬12家成員企業,全部制造業子公司均為高新技術企業,這意味著包括公司總部在內,瑞泰科技旗下的高新技術企業比例達到了100%,并打造出包括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第一家國家級"綠色工廠"--鄭州瑞泰在內的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以及1家省級"綠色工廠"。這在彰顯了公司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也穩固了瑞泰科技作為一家科技企業的生存之本,更凸顯出公司對于綠色發展的不懈追求。在相關機構于2021年組織的評比中,瑞泰科技在建材類上市公司發明專利技術和創新能力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一。

聚焦綠色發展,節能減排成果顯著
瑞泰科技依托科技創新,經過一系列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現了"工序-工段-車間-工廠"全流程的綠色智能化,產品技術指標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噸磚能耗低于行業指標。與此同時,以往傳統耐火材料行業高污染、高排放的情況已得到徹底改觀。
在生產線建設和高溫窯爐煙氣凈化綜合治理方面,瑞泰科技的高溫窯爐(隧道窯、梭式窯、輥道窯等)均采用清潔燃料(天然氣)的全自動工業窯爐,相較于傳統使用的煤、重油等燃料,天然氣燃料不僅燃燒熱值更穩定,溫度控制更加精確,提升了產品質量穩定性,而且有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同時,瑞泰科技積極參與耐火材料相關綠色標準體系建設,參與《耐火材料行業綠色工廠評價導則》《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鎂鋁尖晶石質耐火制品》《重污染天氣條件下耐火材料行業分類管控建議》的編制,進而推動耐火材料行業的綠色發展。
在瑞泰馬鋼工廠內,智能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轉,幾乎看不到工人操作。廠區內實現了廢水零排放,粉塵排放也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工廠所有生產信息和排放數據實施接入在線管理系統,接受相關部門實時監測。建廠之初就布局的光伏發電設備,每年為工廠提供300萬千瓦時的生產用電。
瑞泰科技正在建設擁有兩條生產線、年產能4萬噸的瑞泰馬鋼二期項目,項目的智能化程度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生產線員工總數將控制在16名,在大幅提高工廠生產效率的同時,能耗與排放也得到持續優化,廠區生產環境也進一步得到改善。"在新項目員工招募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求職者特別是年輕人對工作環境的認可與重視,工廠也吸引了更多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 陳海山介紹說,"瑞泰科技將環境作為經營來抓,視環境為企業競爭力。新廠區從設計建設之初,就運用最新的設計理念,在安全環保與智能化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鎖定對標行業最高標準,堅持源頭管控,真正做到‘本質安全'和‘本質環保',使其從根本上適應新的環境保護要求。這將是瑞泰科技接下來全方位打造的‘燈塔工廠',是樹立更高行業標桿、真正發揮行業龍頭引領作用的具體實踐。"
陳海山特別強調,瑞泰科技的產品是為高溫工業節能減排的,服務于玻璃、水泥、鋼鐵等高能耗高排放工業,這意味著耐火材料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與良性發展就是在推進節能減排、推進減污降碳。例如,在水泥工業方面,瑞泰生產的復合磚使用3-4種材質,所搭建的水泥窯相比使用單一材質磚體搭建的傳統水泥窯不但施工效率得到提升,更使得水泥窯的工作溫度大大降低,進而直接促進水泥工業的節能。而瑞泰科技針對鋼鐵工業研發的節能環保型無碳鋼包襯磚及集約一體化使用和鋼包含碳內襯廢舊耐火材料回收再利用等技術,更是有效減少了鋼水增碳、鋼包溫降、耐火材料的消耗,充分有效利用廢舊耐火材料,減少天然礦物原料的開采、減輕廢舊耐材導致的環境污染,降低耐火材料生產制備過程中的費用和能耗,顯著提升了鋼鐵企業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錨定"雙碳"目標,不斷提升產品品質
我國耐火材料行業伴隨著高溫工業的調控發展而發展。分析認為,"十四五"期間,鋼鐵、建材、化工等高溫行業發展將以碳達峰、碳中和為主線,投資規模穩中趨降,耐火材料的總需求也將呈緩慢下降趨勢,但不會出現大的波動,耐火材料市場需求將進入平臺期。同時,高溫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對節能降耗的要求,推動了耐火材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耐火材料產品品質和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傳統耐火材料的需求將逐漸減少,但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綠色耐火材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盈利前景。
據預測,鋼鐵、水泥、有色等高溫行業實現碳達峰后,年消耗耐火材料的總量將呈明顯下降趨勢。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進程中,耐火材料的生產總量與消耗總量也將逐年減少。"這意味著耐火材料行業在新時期面臨著新的發展前景和挑戰。"陳海山認為,耐火材料行業布局應跟隨高溫行業調整,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密切融合、協同發展,在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合資源、優化存量產能、聯合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的同時,更要以實現"雙碳"為目標,
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部署,瑞泰科技起草了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規劃》,制定了相關目標及重點方向,為所屬企業的綠色低碳工作提供指導。同時,瑞泰科技還開展了系列用后耐火材料的回收綜合利用研究和系列低導熱耐火材料和節能功能耐火材料以及系列免燒、低溫燒成制品的研發,以有效減少耐火材料生產制備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瑞泰科技持續注重研發投入,推動自主創新,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的耐火材料龍頭企業,同時也是行業整合的先行者,自主創新的領航者,并且持續推動綠色布局:圍繞耐火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加快完善綠色耐火材料節能標準體系的建設;開發并推廣不燒及低溫處理生產制造技術,減少生產制造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研發系列節能低碳綠色新型耐火材料,減少耐火材料服役過程中產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滿足高溫工業對節能減排的需求;構建循環經濟鏈,整合能源及資源,實現廢舊耐火材料回收再利用。
陳海山表示,瑞泰科技將繼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面踐行"綠色耐材戰略",為我國高溫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瑞泰力量。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