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10月24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2023年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情況。鋼協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副秘書長王德春、石洪衛,專務理事、科技環保部主任張永杰,產業運行部主任刁力,市場調研部主任童明華出席發布會,并就鋼鐵需求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情況、"極致能效"工程實施、《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落實、"基石計劃"工作推進、碳邊境調節機制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影響等問題,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會上,姜維重點介紹了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總體情況、鋼鐵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行業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后期市場走勢,以及擬開展的重點工作任務。全文如下:
2023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為鋼鐵行業運行提供了平穩健康的外部環境。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鋼鐵產量保持增長,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有力支撐了下游行業和新興產業對鋼鐵在量和質上的更高需求,行業運行總體基本平穩,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并帶動下游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一、前三季度行業運行總體情況
從供需總體態勢看,前三季度,鋼鐵供給強于需求,鋼材品種結構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而優化,鋼產量同比增長1.7%,鋼材出口同比增長32%,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1.5%,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和鋼材出口增長成為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進口礦價同比雖然有所下降,囿于美元升值的影響,鋼企成本重心實際下移幅度小于鋼價降幅,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降。
鋼鐵產量小幅增長,鋼材消費略有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我國粗鋼產量7.95億噸,同比增長1.7%;生鐵產量6.75億噸,同比增長2.8%;鋼材產量10.29億噸,同比增長6.1%。前三季度,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31億噸,同比下降1.5%。9月末,重點統計企業鋼材庫存1525萬噸,同比下降63萬噸;21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同比增加44萬噸。
鋼材出口同比增長,進口同比大幅下降。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累計出口鋼材6681.8萬噸,同比增長31.8%;累計進口鋼材569.8萬噸,同比下降31.7%。
鋼材價格同比下降,進口礦價降幅較小。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前三季度,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11.91點,同比下降11.67%;重點鋼鐵企業進口粉礦、煉焦煤、冶金焦、噴吹煤、廢鋼采購成本同比分別下降1.36%、20.24%、24.7%、17.24%、17.04%。
行業效益逐月回升,資產負債率同比基本持平。據鋼協統計,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企營業收入4.66萬億元,同比下降1.74%;營業成本4.39萬億元,同比下降0.61%,收入比成本降幅大1.1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621億元,同比下降34.11%;銷售利潤率1.33%,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從月度數據看,重點企業利潤6月起環比逐月增長。9月末,重點統計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2.65%,同比上升0.56個百分點。
節能減排穩步推進,環保水平持續提高。據鋼協統計,前三季度,會員鋼鐵企業外排廢水總量同比下降9.3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18.59%,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21.63%,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4.92%,顆粒物排放量同比下降14.88%,噸鋼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90%,噸鋼耗新水量同比下降2.0%。
二、鋼鐵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鋼鐵企業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回歸經營本質,堅持"以銷定產、以效定產、以現定銷"的原則,開展"三定"評估,加強對標挖潛,促進管理提升,努力維護行業穩定運行。從數據指標看,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保持平穩態勢,主要表現在:一是月度鋼產量與消費量波動幅度小于前兩年;二是各月行業總體均保持盈利,6月份以來行業利潤呈逐月上升的態勢。同時,鋼鐵行業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依托科技創新深入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高端化方面,今年初以來,高端鋼材需求繼續提高,船舶、汽車、家電等制造業和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用鋼品種數量持續增長。前三季度,電工鋼板(帶)產量同比增長14.3%,熱軋薄板同比增長18.2%,冷軋窄鋼帶同比增長15.7%。從出口品種看,熱軋板卷和中厚板增長較明顯,鍍層板出口保持平穩增長,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占比明顯提高。
綠色化方面,截至9月底,共有96家鋼鐵企業(包括一家球團企業)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涉及粗鋼產能約4.53億噸;36家企業正在評審中,涉及粗鋼產能約0.82億噸。58家企業4.4億噸產能作為極致能效培育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實施極致能效工程。目前,鋼鐵企業已啟動53項世界前沿低碳技術研發,部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鋼鐵行業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累計發布EPD報告57份,下載量超過2萬次,PCR(產品種類規則)種類擴展到鐵礦石等7個領域,啟動了與日本、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亞、德國、美國等國家EPD平臺的相互采信工作。
智能化方面,目前,鋼鐵行業機器人應用密度達到54臺(套)/萬人,90%的鋼鐵企業建立了生產制造執行及能源管控系統,500萬噸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建立了管控銜接系統。鋼鐵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鋼鐵制造全流程的深度融合,形成包含智慧生產、質量管控、設備運維、無人庫區、安環消防多業務集成的平臺管控架構,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能效水平提升、質量穩定性提高、員工勞動強度降低。
三、行業面臨形勢和市場走勢預判
從國際來看,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受俄烏沖突起伏不定、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步入新一輪衰退的風險上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由2022年的3.5%下降到3.0%。一方面,外需收縮對我國用鋼行業生產的影響逐漸顯現,鋼材間接出口預計面臨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大宗原燃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加大了鋼鐵企業的成本壓力。
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含金量"和發展韌性正在提高,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呈現持續恢復向好的態勢,給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但也要看到,鋼鐵行業進入周期性調整,目前仍面臨傳統需求恢復不足、階段性供需矛盾加大、行業利潤下降等困難,運行回升基礎尚不牢固。從效益數據來看,前三季度,鋼協重點統計會員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4.1%,平均利潤率僅為1.33%,在41個工業大類中排名靠后,處于較低水平。鋼鐵行業保持穩定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展望后期,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將延續。8月份,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對研判行業形勢、改善經營狀況、促進平穩運行、明確發展方向發揮了積極作用,提振了鋼鐵行業經濟運行進一步回升向好的信心。隨著國家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實施、顯現效果,有助于鋼材需求逐步恢復。其中,隨著制造業生產活動加快,汽車、家電、船舶行業需求較好,用鋼量或穩中有升;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對鋼鐵的需求將增長;基建仍將發揮托底支撐作用,是拉動鋼鐵需求的主要抓手;房地產對鋼鐵需求的拉動作用難以有效釋放。供應方面,產量調控政策執行疊加能耗、環保管控等政策監管,預計今年四季度鋼鐵產量將有所回落,市場供強需弱的格局或階段性改善。
四、后期行業重點工作
下階段,鋼鐵行業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圍繞"1231"行業發展目標和"232"工作推進體系,抓好《穩增長方案》的貫徹實施和重點工作的落實顯效,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努力實現供需動態平衡,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重點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落實《穩增長方案》,促進行業運行提質增效。《穩增長方案》印發當天,鋼協就召開了專題布置會,認真學習領會,分解任務目標,結合協會重點工作制定貫徹落實方案實施意見,對應方案的17項措施提出37條具體實施意見,組織行業力量配合落實。上周五,協會在石家莊組織召開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宣貫會,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領導進行方案解讀,部分省經濟管理部門和鋼鐵企業、科研院所進行交流發言,助力行業進一步深入理解方案內容、貫徹落實好相關措施。
二是加強行業自律,保持市場供需動態平衡。鋼鐵行業平穩運行的關鍵是做到供需動態均衡,保持供需動態平衡的關鍵是適當調控生產節奏。我們倡導行業增強行動自覺、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遵循"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以供需平衡為原則"的自律生產方式,著力提升鋼材供給質量和保障能力;呼吁企業積極踐行"講信用、重自律、守規矩"的行動準則,按照"以銷定產、以效定產、以現定銷"的原則,堅持有訂單的生產、有邊際的產量、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的利潤,深入開展對標挖潛和降本增效工作,追求有質量的經營、有效益的發展。
三是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反映企業問題訴求。當前,鋼鐵企業普遍反映,希望國家嚴格執行產能置換、產量調控、碳排放"雙控"等相關政策,研究出臺擴大鼓勵高端鋼材產品出口、促進國內鐵礦資源開發和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鼓勵支持低碳環保類冶金技術研發應用等財稅政策措施,構建有利于推動鋼鐵工業健康發展的公平合理的政策環境,加強鋼鐵行業EPD平臺建設、加快推動國際互認和行業互認工作。協會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及時將會員企業訴求轉化為意見建議反映給有關部門,推動問題解決。
四是按照既定目標,持續推動重點工作開展。結合行業發展階段和面臨問題,鋼協提出了"1231"行業發展目標和"232"工作推進體系,相關工作已逐步開展并取得了積極成效。鋼鐵行業將繼續做好研究和推進產能治理新機制、優化和完善聯合重組政策導向工作,全面實施"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極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持續推進以保障鐵資源供應安全為目的的"基石計劃"和以拓展鋼鐵材料應用空間為目的的"鋼鐵應用拓展計劃"落地,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兩大主題,加快低碳冶金等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促進鋼鐵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保障行業穩定高效運行,加快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